小孩感冒鼻子不通气是让家长颇为揪心的情况,不过别担心,有不少速效办法可以尝试。
可以通过物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缓解鼻腔的堵塞状况。比如使用温热的湿毛巾轻轻敷在孩子的鼻部。具体操作时,要把毛巾在适宜温度的热水里浸湿,然后拧干多余的水分,以不滴水为宜,敷在孩子鼻根及两侧鼻翼部位,每次敷 10 到 15 分钟左右,这样能促进鼻部的血液循环,使鼻腔黏膜消肿,减轻鼻塞症状。还可以给孩子按摩鼻部穴位,像迎香穴,它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轻轻按揉该穴位,每天按揉 3 到 5 分钟,力度要适中,以孩子感觉微微酸胀为宜,这有助于通鼻窍、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另外,用生理盐水滴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生理盐水与人体的渗透压相近,不会对孩子的鼻腔黏膜造成刺激。滴鼻时,让孩子保持仰卧位或者侧卧位,将适量的生理盐水滴入鼻腔,每侧 2 到 3 滴即可,然后轻轻按压鼻翼,促使盐水在鼻腔内均匀分布并软化分泌物,之后再让孩子轻轻擤出鼻涕,这样可以有效清理掉鼻腔内的分泌物,使呼吸变得通畅。
调整室内环境也很关键。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湿润,干燥的空气会加重孩子鼻腔黏膜的干燥程度,导致鼻塞情况更严重。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一般将室内湿度维持在 40%到 60%之间较为合适。同时,室内的温度也要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建议温度控制在 20 到 24 摄氏度左右。良好的通风也很重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能减少室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健康的呼吸环境。例如,可以在天气较好的时候,每隔 2 到 3 小时开窗通风一次,每次通风 15 到 20 分钟即可。
一些简单的药物使用也能辅助缓解孩子感冒鼻子不通气的状况。如果孩子年龄较大且配合度高,对于鼻塞严重的情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使用含有减充血剂成分的滴鼻剂,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但这类药物连续使用不宜超过 3 天,以免引起药物依赖性鼻炎等不良反应。对于因感冒引起的发热、鼻塞等症状,若孩子体温超过 38.5℃,除了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外,一些小儿感冒药也能起到缓解作用。像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不过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根据孩子的体重和年龄正确服用,避免过量用药给孩子身体带来损害。例如,对于 1 岁以内的孩子,一般每次服用半袋到一袋(具体根据药品规格),一天 3 次左右;1 岁到 3 岁的孩子,每次可服用一袋,一天 3 次。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蚕豆病等特殊体质,要避免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防止出现溶血等危险情况。
要让孩子多休息、多饮水,增强自身免疫力来对抗感冒。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睡眠需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婴儿每天要睡 14 到 17 个小时左右,幼儿需要 11 到 14 个小时,学龄前儿童要保证 10 到 13 个小时的睡眠。多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缓解感冒症状,可以给孩子喝温开水、稀释后的果汁等,但要避免给孩子喝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例如,鼓励孩子每隔一段时间就喝几口温水,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 1 岁以内的孩子每天每千克体重需水量大约为 120 到 160 毫升,随着年龄增长,需水量会逐渐减少。通过这些综合的办法,大多能有效缓解小孩感冒鼻子不通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