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晚上睡觉“鬼压床”的经历,那种无法动弹、呼吸急促的感觉着实让人感到恐惧和不安。其实,“鬼压床”在医学上被称为睡眠瘫痪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下面将从多个要点来阐述晚上睡觉“鬼压床”的应对方法。
一、了解“鬼压床”产生的原因
“鬼压床”通常是在人们刚入睡或者即将醒来时发生。从科学角度来讲,当人处于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动期(REM)时,大脑部分区域比较活跃,而身体肌肉却处于麻痹状态,以防止在做梦时身体做出动作。如果在快速眼动期出现异常觉醒,意识已经清醒过来,但身体的肌肉还没有恢复正常运动功能,就会导致“鬼压床”现象的发生。例如,一个人白天过度劳累或者精神压力过大,晚上入睡后,大脑神经可能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这种情况。此外,不良的睡眠习惯,如熬夜、睡眠姿势不当等也可能增加“鬼压床”的概率。
二、调整生活习惯
1.规律作息时间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对于改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比如,晚上 10 点半左右准备睡觉,早上 6 点半左右起床,长期坚持,让身体的生物钟适应这样的节奏,有助于减少“鬼压床”的出现频率。
2.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一个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能够促进良好的睡眠。可以选择一张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证卧室的温度在 20 - 25 摄氏度之间,湿度在 40% - 60%左右。同时,尽量减少噪音干扰,拉上窗帘,避免光线刺激。例如,睡前可以关闭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打开空气净化器,播放一些舒缓的助眠音乐,像班得瑞的《安妮的仙境》,让自己放松下来,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从而降低“鬼压床”发生的几率。
三、缓解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过大是导致“鬼压床”的常见因素之一。因此,学会有效地缓解压力十分必要。
1.运动锻炼
适量的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压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每周进行至少三次有氧运动,每次 30 分钟以上,如慢跑、瑜伽或者游泳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以慢跑为例,在公园或者小区的道路上慢跑时,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欣赏周围的自然风景,转移注意力,让身心得到放松。
2.心理调节方法
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或者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来减轻焦虑和压力。深呼吸时,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缓缓地呼气,每次练习 5 - 10 分钟。冥想则是专注于当下的一种状态,排除杂念,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宁静的场景中。渐进性肌肉松弛是先紧绷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几秒钟,然后再慢慢放松,这样依次对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操作,能够帮助身体和心灵得到深度放松。
四、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如果在睡眠中遇到“鬼压床”,不要惊慌。尝试活动自己的手指和脚趾,因为手指和脚趾的肌肉相对较小且灵活,比较容易先恢复运动能力。可以先用力弯曲和伸展手指,逐渐带动手腕、手臂等部位。通过咳嗽或者发出声音来打破这种麻痹状态。因为在快速眼动期虽然身体不能动弹,但声带等发音器官还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当成功咳嗽或者发出声音后,身体的其他肌肉也会逐渐恢复控制,从而摆脱“鬼压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