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鼻子出血怎么回事(感冒引起鼻血的成因。)
一、鼻腔黏膜的损伤 感冒时,病毒或细菌在鼻腔内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脆弱。此时,频繁擤鼻或用力挖鼻等动作,很容易使已经受损的鼻腔黏膜破裂出血。比如有些人感冒后鼻塞严重,会不自觉地用力擤鼻涕以试图疏通鼻腔,这样过度用力的行为就可能损伤鼻腔黏膜而引起出血。 二、干燥的环境 感冒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同时如果所处环境空气干燥,鼻腔黏膜缺乏水分滋润,就更容易变得干燥、易破。尤其是在冬季使用暖气或空调的房间中,空气湿度往往较低,鼻腔黏膜在这种干燥环境下更容易出现干裂出血的情况。例如在一些北方的室内,冬季取暖后空气十分干燥,即使是正常的鼻腔在这样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也可能会出现不适,更不用说感冒时脆弱的鼻腔黏膜了。
三、全身因素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得感冒患者在受到鼻腔局部炎症刺激时,更容易出现鼻子出血的现象。例如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由于体内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异常,身体的止血能力下降,即使是轻微的鼻腔损伤也可能引发大量出血且难以止血。
2.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不佳的情况下感冒,血压波动可能会更大,过高的血压会使鼻腔内的血管压力增大,从而增加鼻子出血的风险。比如一位原本就有高血压病史的老人感冒后,若未按时服用降压药导致血压升高,就很可能出现鼻出血症状。
3.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会影响体内的凝血机制。当他们感冒时,鼻腔黏膜在炎症作用下处于易出血状态,加上抗凝药物的作用,就容易出现鼻出血且出血时间可能较长、出血量较多等情况。
四、其他因素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感、出血热等,除有感冒样症状外,还可能影响全身的凝血功能,进而导致鼻出血。例如在流感流行季节,一些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除了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外,可能会因为病毒感染对凝血系统的干扰以及身体整体机能下降等原因,出现鼻出血的症状。 当遇到感冒鼻子出血的情况时,不要过于惊慌。首先要保持冷静,头部稍向前倾,用手指按压出血侧鼻翼进行简单止血。如果出血量大或频繁出血不止,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用力擤鼻等行为,积极预防感冒的发生,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感冒期间更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和护理。